当前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大讲堂 > 正文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⑧

作者: 来源:辽宁日报  日期:2023-03-27 14:42:51 点击: 属于:乡村振兴大讲堂

 强国必先强农。我省明确,要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实现新突破”作为新时代“辽沈战役”10项新突破之一。达成愿景,需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3月24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主题系列(第八场)新闻发布会,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洪波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新突破的重点任务、今年重点工作举措进行介绍,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福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辉,省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雨等回答记者提问。

 让“米袋子”“菜篮子”量足质优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东北、辽宁的政治使命。作为全国粮食主产省之一,辽宁心怀“国之大者”,把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全面落实播种面积任务,提升单产水平,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等措施,持续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夯实安全根基。

 今年,我省粮食播种面积要稳定在5303万亩以上,目前任务已分解落实,春耕备耕正在有序推进当中。做好种业振兴大文章,开展农业种质资源保护、种业企业育繁推一体化发展等能力建设,建设农业种质资源库(圃)9个以上,推进水稻、玉米、大豆等突破性新品种培育。耕地质量提升方面,要通过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做到抗旱与排涝“两兼顾”、新增建设和改造提升“两手抓”,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89万亩,分类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1000万亩。

 提高“菜篮子”生产供给能力,科学调控生猪产能,推动奶业振兴,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和改造升级,发展现代海洋渔业。扩大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重点抓好小粒花生、白羽肉鸡、良种奶牛、大豆、辽河流域粳稻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建设,新增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0个以上,新增1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6个。渔业方面,新增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3个,建设远洋渔业捕捞设施,辽渔集团的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建成投入使用,加快大连(辽渔)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建设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今年全面启动大连杏树屯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核心区杏树中心渔港建设、黄海沿岸带渔港建设、渤海沿岸带渔港建设以及全区渔港、渔船远程智能监控系统建设。

 充分发挥我省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由农产品大省向食品工业大省转变。打造一批全产业链产值超千亿元的优势产业集群,重点培育2000亿级的粮油、畜禽深加工产业集群。建立全省预制化食品重点企业名录,打造一批标杆型龙头企业。通过构建“辽字号”品牌体系,提升食品工业质量和标准。同时,实施食品安全工程,鼓励企业实施诚信管理体系国家标准,建立地方特色食品全生命周期追溯制度。

 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

 在乡村“五大振兴”中,产业振兴排在第一位。我省积极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今年,我省要培育创建一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引导和撬动更多资源要素向乡村汇聚,推动乡村产业集聚发展。同时,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不断拓展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开展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三级联创,新增县级以上示范合作社100个、示范家庭农场200个。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行动,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年实施面积新增50万亩。

 乡村旅游正逐步成为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近年来,我们依托辽宁乡村文化、民俗风情、田园风光和丰收硕果,推出系列政策举措,推动实施一批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文旅产业项目,提质升级一批文旅产业品牌,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旅产业特色乡镇、特色村落,乡土文化得到有效激活,乡村文化和旅游业态不断丰富,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利用。乡村旅游引领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下一步,我省将进一步扩大乡村旅游优质产品供给和品牌影响力。培育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培育建设乡村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工作,推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

 我省努力将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建设打造成乡村旅游的重要品牌。经过3年的培育创建,目前我省共有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47个,推动乡村实现了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以农民为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健全,极大促进了我省乡村优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下一步,我省要推动“农业+文旅”融合发展,建设“乡村+度假”“乡村+康养”“乡村+研学”“乡村+文创”“乡村+潮流”等20个场景业态。把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农产品、非遗产品开发成“辽礼”系列文创伴手礼,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渠道打造辽宁“后备箱”工程品牌。提升乡村民宿服务品牌,全面提高住宿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同时,鼓励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发展“互联网+民宿”模式,丰富旅游住宿产品供给品类。

 乡村建设靓“面子”强“里子”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离不开坚实的基础设施保障。粮食生产、乡村产业发展等,都需要有完善的交通、水利、物流、信息等要素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作为到2035年国家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对照这一目标任务,我省提出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

 灌区兴则仓廪实。今年,我省将持续加快推进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东港、凌海、营口、灯塔4座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项目“十四五”剩余计划投资4.74亿元,力争春灌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确保春灌顺利;浑北、三道、孤山、大清河等6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项目计划投资2.85亿元,计划年底前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同时,积极部署计划项目库内6座中型灌区提前实施项目建设,力争在4月份启动开工。

 道路畅则百业兴。通过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和功能,让基层尤其是偏远村镇“进得来、出得去、行得通、走得畅”,为农村地区带去了人气和财气。为此,我省今年将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重点实施乡村级公路硬化,建制村通双车道以及“畅返不畅”改造等任务,打造便捷高效的农村公路网络,计划实施农村公路建设改造工程5000公里。

 环境美则更宜居。加快补齐农村环境短板,切实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才能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今年,我省将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净化整治,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整治农村黑臭水体,实施“四旁”绿化体系建设,谋划推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创建美丽宜居村1020个。与此同时,大力推进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和小型供水工程标准化改造,计划实施300处农村供水工程,将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升至85.5%。

 目前,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辽宁省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提出要逐步把乡村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基本完备的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可及的乡村、人居环境优美宜人的乡村、社会治理和谐有序的乡村、精神富有文化繁盛的乡村。朝着这个目标,辽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笃定前行。

 

主办单位:沈阳农业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120号

联系电话(传真):024—83985771

E-mail:xczx@syau.edu.cn

备案号:辽ICP备05001374号


访问次数 访问